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
通讯员 杨诗雨 罗文锦
男子清晨起床时突发脑卒中,意识不清。生命危急关头,武汉市第五医院总部、分部紧急联动,争分夺秒完成转运、检查、溶栓、取栓,将患者从死亡线拉回来。当天,该男子患者返回病房。据了解,从穿刺到取出血栓,全程仅23分钟。
张先生(化姓)今年59岁,在汉阳一家工地干活。7月16日上午7时,他起床后突然意识不清,左侧肢体无力,猛地没站稳摔倒在地,家属发现后紧急将他送至武汉市第五医院西院就诊。
9时许,张先生抵达医院时意识模糊、情绪烦躁,双眼向右凝视,左侧手脚瘫痪。根据患者的症状,该院神经内科医生胡仁琳察觉到异常,高度怀疑是急性脑卒中,于是紧急启动“急救绿色通道”并完善头颅CT等检查。
脑血管栓塞处
考虑到患者的病情危重,团队评估后将他紧急转回武汉市第五医院总院急诊科。途中,张先生的症状、体征及关键的影像资料通过“信息共享平台”实时回传至总院的脑卒中中心,为后续抢救争取宝贵时间。
武汉市第五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细六在线快速评估后,确诊患者为“急性大血管闭塞型脑卒中”,必须立即实施静脉溶栓并桥接介入取栓。
10时许,张先生到达总院后,医护团队已做好接诊准备,争分夺秒在急诊先进行静脉溶栓治疗。10时50分,张先生被送至介入导管室;11时03分,穿刺成功;11时26分,堵塞的血管被打通。从穿刺到成功取出血栓,全程仅23分钟。
医生取出的脑血栓
术后,张先生意识清醒、凝视消失,左侧肢体的肌力明显好转,可自己下地走路,且言语表述清晰。目前,张先生正在进行康复治疗,待专家团队评估后可出院回家。
“急性脑梗死发病后的4至6小时为黄金抢救期。”张细六表示,突发头晕、视物不清、偏身麻木乏力等也是脑卒中重要警示信号,切莫忽视。此次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成功救治,得益于该院脑卒中中心深化总院-分院联动机制,建立标准化脑卒中急救流程、实现专家资源实时共享,为救治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。
据了解,武汉市第五医院已构建起覆盖“预防-急救-治疗-康复”全链条的脑卒中高效救治体系,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窗内获得最优治疗,最大限度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,为区域居民的生命保驾护航。
●延伸阅读
神经内科主任张细六提醒:
天气炎热,市民需格外警惕脑卒中(中风)的发生,注意及时补充水分。
如出现以下“FAST”卒中预警信号,请务必立即拨打120或前往医院急诊就诊:
F(Face):面部不对称、口角歪斜
A(Arm):一侧手臂无力或麻木
S(Speech):言语含糊不清或理解困难
T(Time):时间至关重要,发现症状立即就医
顺阳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